訂閱電子報
& 每週一篇「文字力週報」&Elton不定時聊聊
“人們不是因為產品而行動,而是因為痛苦已經無法忽視。”——Seth Godin(行銷大師)
為什麼要做受眾痛點分析?
你知道你的受眾每天最煩惱、最焦慮的事是什麼嗎?
為什麼他們滑過你的貼文、你的文案,卻不行動?
答案,可能藏在「痛點」裡。
如果你能精準挖掘他們的痛點,就能寫出讓人一看就有感的文字。
這篇文章要教你一套實用的痛點分析法:
課題 → 場景 → 目標
幫你挖出受眾的潛在焦慮與渴望,寫出更有感的文案。
📖 延伸閱讀:受眾分析|像關心朋友一樣,了解顧客想要的、渴望的、討厭的是什麼?
本文於 2025 年更新,已重新審視每個段落是否符合趨勢,並加入最新案例。
「課題」就是受眾面臨的難題,它往往會引發煩惱、恐懼,以及潛在的高代價。
👉 小提醒:我們不是在放大恐懼,而是幫助受眾正視他們內心的擔憂。
📖 延伸閱讀:文案技巧|痛點要夠痛!讓顧客意識到嚴重性
同一個痛點,在不同的使用場景會有不同的表現。場景越具體,代入感就越強。
👉 描述這些場景,是為了讓受眾發現:「這不就是我嗎?」
📖 延伸閱讀:文案技巧|當個文字導演吧!讓抽象變具體的感官描繪技巧
當受眾看到希望,他才會願意採取行動。你的文案需要呈現「理想未來的樣子」。
目標可能是:
👉 用感性語句,補上「情感出口」:
「讓你的用心,被真心對待。」
這樣的收尾句,能幫受眾建立信念與信心。
「課題」
身陷 VUCA 時代:不是像「溫水青蛙」缺乏動力,就是像「受傷獵豹」焦慮難安。
「場景」
領導者每天應付外部環境快速變化,內部團隊又士氣低迷、效率下滑。
「目標」
導入「正念領導力」:舒緩壓力、激發靈感、提升創造力,打造有韌性的團隊與個人表現。
「課題」
長時間工作導致腰痠背痛、注意力難集中,坐再久都不舒服。
「場景」
「目標」
痛點是「問題」,賣點才是「解法」。
👉 建議使用:「受夠了…現在你可以…」這類句型,從痛點順勢轉向賣點,情緒與價值兼備。
行業 | 常見痛點 | 文案轉換建議 |
---|---|---|
健身教練 | 減肥努力但沒成果 | 「錯的方法讓你白費力氣,該換一個懂你的教練了」 |
保養品牌 | 換了很多產品都沒有效果 | 「不是你皮膚差,是產品不夠懂你」 |
數位課程 | 買了課程但學不會/用不上 | 「不是你學不會,是課程沒教你怎麼用」 |
手作職人 | 作品很用心卻無人看見 | 「你不是不夠好,而是還沒被看見」 |
咖啡品牌 | 每天喝咖啡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| 「你值得一杯讓生活,多一點層次的風味咖啡」 |
❌ 只放大負面情緒,卻沒有後續解法
受眾會覺得你只是在製造焦慮,而不是提供希望。
❌ 把受眾講得太可憐,甚至羞辱對方
例如:「你怎麼可能連這也不會?」只會讓人想關掉視窗。
❌ 描述太空泛,讓人無法對號入座
像是「你是不是很累」「你是不是不開心」太模糊,感受不到你真的懂他。
✅ 改寫思路:用「你可能正在…」「是不是經歷過…」代入場景,再給具體轉變選項。
Q:每種產品都能做痛點分析嗎?
A:幾乎所有類型的產品或服務,只要是為了解決某種問題、滿足某種渴望,就具備痛點。痛點不只是病痛,也可以是時間浪費、心情低落、價值錯配。
Q:痛點一定要寫得很痛嗎?
A:不必過度渲染。真正有效的痛點文案,是讓受眾覺得「你懂我」,而不是讓他更焦慮。情緒引導要拿捏,避免讓人反感。
Q:如果我賣的是快樂或美好的東西,還需要寫痛點嗎?
A:需要。痛點不一定是強烈的痛苦,也可以是「還沒擁有前的不便與遺憾」。像是沒吃過的美味、沒穿過的舒適、沒享受過的輕盈生活,這些都是潛在的不滿足。只要你能描繪「從缺乏到擁有」的轉變,就能讓受眾對美好產生渴望。
這套「課題 → 場景 → 目標」的痛點分析法,可以幫助你:
當你不再只講產品的功能,而是能講出受眾心裡的痛與夢,你的文案,就不只是資訊,而是動力。
📖 延伸閱讀:文案技巧|痛點要夠痛!讓顧客意識到嚴重性
修改日期:
2025-05-08
《鈔級文字:文字力教練Elton教你的關鍵20堂熱銷文案寫作課!從賣點、受眾到表達的銷售技術》這本書,是給新手的文案入門指導——
【鈔級文字力六大關鍵】賣點|受眾|標題|誘因|信心|行動
城邦讀書花園 https://bit.ly/3tL6sx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