訂閱電子報

獲得《啟動零成本!四步驟用文字力打造獲利引擎》電子書
& 每週一篇「文字力週報」&Elton不定時聊聊
獲得《啟動零成本!四步驟用文字力打造獲力引擎》電子書 & 每週一篇「文字力週報」&Elton不定時聊聊
文字力學院|法律顧問
John Schnobrich 2fpjlaymqta Unsplash

知識變現|能賣與好賣不只一線之隔,關於知識變現的眉角(2025更新)

如果你問我:「什麼樣的『知識』能賣?」

我的答案是:「什麼都能賣。」

你以為我在講幹話嗎?不騙你,我還真的上過「幹話班」,教你如何臉不紅氣不喘的講一些似是而非、充滿惡趣味的話,而且這個「幹話班」還高達數百人報名付費(最後盈餘全部拿去做公益,講師一毛都沒賺)。

2023年,歐耶、忘形、越翔三位幹話師,自2022年開了第一期幹話班,睽違一年之後,竟然又開了「線上幹話年會」,限定987人參加,宣稱是一場「你完全無法學到東西的講座」。

如果連怎麼「講幹話」都能開講座,甚至變成年會,你覺得還有什麼知識不能賣?

這一篇文章就是告訴你:如果你想知識變現,需要提供什麼樣的課程、規劃什麼樣的知識付費項目,製作什麼樣的知識型內容,才能最容易賺前?

你也可以把它們當成內容創作的參考,針對目標受眾,提供適合的表達方式。

能賣的基本條件:價值

在我踏入講師行業之前,曾經聽過一句話:「知識之落差,暴利之所在。」雖然講法很粗暴,但至今我仍然覺得很有道理。

不論什麼經驗、知識、技術都能賣,只要你擁有的東西與他人有「落差」,就代表你擁有的東西是有價值的,而你只需要達成一個基本條件就能賣,就是:

價值>價格

說得仔細一點,只要你能說服他人,你擁有的經驗、知識、技術具有價值,而且你提供的價值大於購買的價格,就能做到知識變現。

「幹話班」能成功賣出,也是同樣的道理,有數百人認同講師能提供講幹話的方法論,可做為觀摩、學習或娛樂。

相反的,什麼知識不能賣?答案就是:

價值<價格

為什麼很多人明明一身才華,卻無法做到知識變現?答案就是提供的價值低於購買的價格,所以沒有人想買單,而這一點不是取決於你的想法,而是取決於受眾的「認知」上。

如果只要「能賣」,在「價值大於價格」的基本前提下,任何經驗、知識、技術,任何主題都能賣,因此「開始」根本不是問題。

《影響力》市場說服原則引用

心理學家羅伯特.西奧迪尼(Robert Cialdini)在《影響力:心理學的六大法則》中指出:「人們會傾向於相信那些與自己有相似處境、背景或問題的人所提供的建議與解決方案。」

這就是為什麼在知識變現過程中,若能明確說出「你的知識如何解決受眾正在面對的問題」,就會比單純炫耀專業更有說服力。你的價值不在於你知道什麼,而在於你能幫助誰解決什麼。

這也是「價值>價格」的核心概念實踐
——當受眾認為你能幫他「省時間、省錢、避錯、賺更多」,自然會更願意付費。

 

不過,如果你希望的是「好賣」,而非單純「能賣」,那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,因為能賣和好賣不只一線之隔。

好賣的必要條件:市場性

好賣的知識型產品必須有「市場性」,簡單而言就是能「解決特定問題」,同時這個問題是「急於被解決」的,而不是「能解決也好,不能解決也沒關係」的這種問題,因為有強勁的需求,所以好賣。

就像當一個人不慎溺水了,且無法自救,這時如果有另一個人拋給他一個救生圈,他一定會死命的抓住,絕對不會嫌棄救生圈款式難看而不抓住它。例如「忘形流簡報」就是透過說服邏輯,解決價值無法被看見的問題。

以我自己為例,我最有興趣且最擅長的領域,當初在評估後發現缺乏足夠市場性,因此我迎合市場需求,把主題與內容做了調整,才讓講座變得好賣。所以,如果你的知識型產品,本來只是達成能賣的基本條件,最好能與好賣的必要條件結合。

為了讓能賣的課程變得好賣,我在課程規劃與行銷文案中,也加入了「好賣」的元素。所以,接下來我要和你分享,在解決特定問題的必要條件下,有什麼是讓「好賣」變成「很好賣」的重要元素?

讓好賣變成很好賣的兩大元素:金錢與關係

如果包含兩個重要元素,知識型產品就會從好賣變得很好賣,就算原本只是能賣,也會變得好賣一些。

第一個元素是「金錢」,第二個元素是「關係」,因為這是永遠都有需求的主題,所以是萬年不變的兩大元素。

為什麼「金錢」與「關係」主題特別受歡迎?

不只是直覺判斷,從以下幾個角度來看,也能印證「金錢」與「關係」確實是具備長期市場性的熱門主題:

雖然 Google Trends 長年與「金錢」與「關係」相關的兩個大主題關鍵字,例如「投資」、「副業」、「戀愛溝通」、「婚姻諮詢」等,都維持在高搜尋量。

2. 熱門網路內容與社群討論趨勢

在社群平台、影音頻道與部落格文章中,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兩大類內容的受歡迎:

  • 財經與理財內容:#財務自由、#被動收入、#存股筆記等標籤在 YouTube、Podcast 和 Instagram 等平台上,常年都有穩定討論聲量。
  • 情感與關係內容:#戀愛心理學、#人際溝通技巧、#婚姻經營 等標籤,同樣經常衝上社群熱搜。

3. 自我成長市場的持續成長

線上學習平台與出版市場也驗證了這兩類主題的商業潛力:

  • 關係與心理相關課程:從諮商師開設的「關係對話術」、到自媒體講師設計的「情感溝通訓練營」,不僅學員穩定,更有高度回購與口碑擴散力。
  • 理財類課程與書籍:無論書籍,或是像PressPlay、Hahow 等平台上的理財課程,常年熱銷,顯示人們願意投資課程,來提升財務技能。

金錢,讓生活過得更好|金錢型課程

只要你的課程能解決金錢上的問題,或者能夠創造收入,就是好賣的,畢竟沒有人會嫌錢太多的(如果你否認這一點,可以把你的錢匯款到我公司的戶頭:82120000092937)。

創業、電商、知識變現都是這類型的主題。

例如《文字力學院》的終身學習方案中的「黃金變現策略」課程,就是分享如何透過流程爭取時間,一次打造多個知識型產品,創造持續性收益的快速啟動商業模式。

又如寫作變現模式課程,則是從全方位寫作能力提升,到寫出一本會賺錢的書的訓練,幫助你在 AI 趨勢下,做好長期的文字布局。

投資、理財主題更是廣受歡迎。

例如艾蜜莉、阿格力、大俠都是在股票投資市場獲得成功,接著透過課程、訂閱文章與服務等,用他們的知識持續變現。

如果不能直接解決金錢問題或創造收入,可以想想看學習後是否可能「間接」幫助到。如果能找到知識內容與金錢之間的關聯,就能讓原本只是能賣變得比較好賣,例如「讓文字成為你的鈔能力」就暗示了與提升收入有關。

這也是許多身心靈課程,會聚焦在解決金錢議題或者財富順流的原因,像是黃筱懿的「探索『金錢』焦慮.超越恐懼」內在喜悅工作坊。

就連舉辦讀書會,也可以像注意力設計師曾培祐,聚焦在透過閱讀來提升獲利能力,將其定調為「閱讀『獲利』讀書會」。

而整理師林小印也不只教你收納,還教你透過整理抓出金錢漏洞,開設了「整理『鍊金』術」線上課程。

關係,讓生命變得更美|關係型課程

讓關係變得更好,是個具有市場性的主題,因為永遠都有數不盡的需求。

像是心起點的課程、服務、諮詢或產品,都是為了「陪你找到自己,擁有幸福關係」,創辦人史庭瑋在心理與身心靈領域深耕多年,持續獲得客戶與學員的好評。

而路隊長的Podcast節目《好女人的情場攻略》成為收聽排行榜上的常勝軍,透過這個節目,也舉辦各類關係主題的活動與課程,創造了豐厚的成果。

 

不過,最好賣的,並不只是單純解決關係問題,而是提升「性吸引力」

因為這是人類最根本的本能反應——為了繁衍生命、延續種族,人們會不自覺被這種訊號吸引。

行為心理學博士蘇珊.威辛克(Susan M. Weinschenk)指出:

「性除了能吸引我們的注意,我們也會在無意之間,因為些許的性暗示而作出決定。比方說,我們會購買某個牌子的產品或服務,就是因為廣告中傳達了『使用這個,就更有魅力』的訊息。」

這也說明了為什麼許多課程會圍繞在「自我魅力」、「形象打造」等方向上發展。

例如,以女性客群為例,林品希曾開設的「高價值女神班」,不僅強調讓女人活出自己的價值,更進一步幫助她們強化性吸引力與自我形象。

男性受眾來說,像 YouTuber 詹大衛(David Zhan)則持續營造「跟著狼群 wild 起來」的野性氛圍,鼓勵男性找回本能魅力,強化對異性的吸引力。

透過這些設計,強調的不只是「關係修復」,而是深入人類行為動機,激發潛在慾望,也因此更容易打中購買動機。

第三個選擇?健康

除了金錢與關係這兩個元素之外,還有沒有其他的選擇,答案是有的:

健康。

健康型課程

除了金錢與關係之外,「健康」也是值得關注的熱門主題。

現代人越來越重視養生、壓力管理與身心平衡,市面上也出現各式與健康相關的知識產品。例如:

  • 健身類:像「辦公室久坐舒緩訓練」、「零器材居家肌力訓練」這類線上課程,特別受到自由工作者與上班族歡迎。
  • 睡眠改善類:針對失眠、淺眠、過勞等問題,許多知識工作者也推出「冥想音頻」、「睡前放鬆流程教學」。
  • 減壓與情緒釋放類:例如芳療師開設的「情緒與氣味療癒課」、瑜伽老師設計的「情緒呼吸法」,都屬於非醫療但具市場性的健康內容。

即使你的課程內容不是直接解決疾病問題,也能透過「身心放鬆」、「提升生活品質」這種間接方式與健康連結,打中想改善壓力與生活狀態的族群。

這些都是知識變現中,由內在需求延伸出的商機,也讓原本看似小眾的內容,變得更有市場性。

哪種課程類型好賣?

課程類型主要分成知識、技術與心態三種。

「知識」是洞察問題的見識或者了解本質的歸納,例如《文字力學院》的「字遊主義讀書會」、「影響力的底層邏輯」。

「技術」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或者特定技能的培育,《文字力學院》的AI 新手啟動計畫|1小時升級!內容生成 × 圖像設計

「心態」是面對問題的反應或者校正行為的準則,例如王一郎的「服務人文體驗營」、黃同慶等人創辦的「B.E.幫助教育計畫」也有大量的心態建立。

以上三種類型課程,技術類型是最好賣的,知識類型排第二,心態類型則是最難賣的。

雖然技術類型的課程最好賣,但有些知識類型課程只是分享某個知識或者最新趨勢,而沒有任何技術指導,卻能一次讓數百、數千甚至數萬人付費參與,感覺比技術類型的課程更好賣,這是為什麼?

很簡單,當這個知識或趨勢能讓你看見未來的金礦,自然就和「金錢」元素連結在一起,技術什麼的都不重要了,當然好賣。像是「〇〇趨勢論壇」就是屬於這種類型。

至於心態類型的課程,就算已經聚焦在解決特定問題,但是除非剛好遇到人生低谷,而且自己也想改變,否則很少人會覺得自己的認知、態度、行為必須被校正(即便在客觀上有其必要),因此除了企業內訓以外,公開班市場很少有心態類型的課程。

完美結合各類型元素,做出容易賺錢的課程

聰明的你可能發現,如果把課程內容結合知識、技術、心態不就完美了嗎?答對了,也就是不論是哪一種類型的課程,都要包含另外兩個元素,學員參與的感受度才會好,口碑才會長久。

沒有人看線上課程想聽一堆「理論」、一堆「教誨」,大家最重視的是解決問題的「方法」,如果弄錯了方向就不好賣,口碑也不會好。

例如《文字力學院》的「終身學習方案」,在學習內容上就包含了知識、技術與心態等元素,讓學員在各個層面都有所成長。

小結:調好賣課程的黃金比例

最後,總結一下。

「能賣」的知識型產品只要「價值大於價格」就可以;「好賣」的知識型產品則要「解決特定問題」;讓好賣變很好賣的兩大元素是「金錢」和「關係(性吸引力)」;以課程類型排序好賣程度,「技術」最好賣、「知識」排第二、「心態」最難賣。如果能將三者結合,就能做出容易賺錢的課程。
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驗、知識與技術,如果你想讓你的知識型產品好賣,你必須了解「價值提取」的方法。讓你在為受眾決特定問題的同時,也確保是高價值的產出。

你想知道怎麼做嗎?

 

修改日期:

2025-05-13 

(本文摘錄、改寫自《知識變現爆款文案》這本書第5課「能賣與好賣不只一線之隔」的內容)

知識變現爆款文案適合對象

★延伸學習:

 

訂閱文字力週報,下載電子書

 

Elton
Elton

我是Elton,我做過業務、曾任行銷,現在從事培訓。我是一名文字力教練,創辦了《文字力學院》,期待透過各式分享,讓每個人用文字改寫自己的人生。我以文字力為主題,開設系列課程,並受邀講課。另有一對一教練培訓與線上顧問諮詢。2021年出版《鈔級文字》,本書榮登2021年博客來商業類前兩百大暢銷書。2024年出版《知識變現爆款文案》,上市首週榮登博客來新書暢銷七日榜第六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