訂閱電子報
& 每週一篇「文字力週報」&Elton不定時聊聊
如果你問我:「什麼樣的『知識』能賣?」
我的答案是:「什麼都能賣。」
你以為我在講幹話嗎?不騙你,我還真的上過「幹話班」,教你如何臉不紅氣不喘的講一些似是而非、充滿惡趣味的話,而且這個「幹話班」還高達數百人報名付費(最後盈餘全部拿去做公益,講師一毛都沒賺)。
2023年,歐耶、忘形、越翔三位幹話師,自2022年開了第一期幹話班,睽違一年之後,竟然又開了「線上幹話年會」,限定987人參加,宣稱是一場「你完全無法學到東西的講座」。
如果連怎麼「講幹話」都能開講座,甚至變成年會,你覺得還有什麼知識不能賣?
這一篇文章就是告訴你:如果你想知識變現,需要提供什麼樣的課程、規劃什麼樣的知識付費項目,製作什麼樣的知識型內容?你也可以把它們當成內容創作時的參考。
在我踏入講師行業之前,曾經聽過一句話:「知識之落差,暴利之所在。」雖然講法很粗暴,但至今我仍然覺得很有道理。
不論什麼經驗、知識、技術都能賣,只要你擁有的東西與他人有「落差」,就代表你擁有的東西是有價值的,而你只需要達成一個基本條件就能賣,就是:
價值>價格
說得仔細一點,只要你能說服他人,你擁有的經驗、知識、技術具有價值,而且你提供的價值大於購買的價格,就能做到知識變現。
「幹話班」能成功賣出,也是同樣的道理,有數百人認同講師能提供講幹話的方法論,可做為觀摩、學習或娛樂。
相反的,什麼知識不能賣?答案就是:
價值<價格
為什麼很多人明明一身才華,卻無法做到知識變現?答案就是提供的價值低於購買的價格,所以沒有人想買單,而這一點不是取決於你的想法,而是取決於受眾的「認知」上。
如果只要「能賣」,在「價值大於價格」的基本前提下,任何經驗、知識、技術,任何主題都能賣,因此「開始」根本不是問題。
不過,如果你希望的是「好賣」,而非單純「能賣」,那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,因為能賣和好賣不只一線之隔。
好賣的知識型產品必須有「市場性」,簡單而言就是能「解決特定問題」,同時這個問題是「急於被解決」的,而不是「能解決也好,不能解決也沒關係」的這種問題,因為有強勁的需求,所以好賣。
就像當一個人不慎溺水了,且無法自救,這時如果有另一個人拋給他一個救生圈,他一定會死命的抓住,絕對不會嫌棄救生圈款式難看而不抓住它。例如「忘形流簡報」就是透過說服邏輯,解決價值無法被看見的問題。
以我自己為例,我最有興趣且最擅長的領域,當初在評估後發現缺乏足夠市場性,因此我迎合市場需求,把主題與內容做了調整,才讓講座變得好賣。所以如果你的知識型產品本來只是達成能賣的基本條件,最好能與好賣的必要條件結合。
為了讓能賣的課程變得好賣,我在課程規劃與文字表達中也加入了「好賣」的元素。所以,接下來我要和你分享在解決特定問題的必要條件下,有什麼是讓「好賣」變成「很好賣」的重要元素?
如果包含兩個重要元素,知識型產品就會從好賣變得很好賣,就算原本只是能賣,也會變得好賣一些。
第一個元素是「金錢」,第二個元素是「關係」,因為這是永遠都有需求的主題,所以是萬年不變的兩大元素。
金錢,讓生活過得更好
只要你的課程能解決金錢上的問題,或者能夠創造收入,就是好賣的,畢竟沒有人會嫌錢太多的(如果你否認這一點,可以把你的錢匯款到我公司的戶頭:82120000092937)。
創業、電商、知識變現都是這類型的主題。
例如《文字力學院》的「黃金變現策略」課程,就是分享如何透過流程爭取時間,一次打造多個知識型產品,創造持續性收益的快速啟動商業模式。又如「寫作變現模式」課程,則是從全方位寫作能力提升,到寫出一本會賺錢的書的訓練。
投資、理財主題更是廣受歡迎。
例如艾蜜莉、阿格力、大俠都是在股票投資市場獲得成功,接著透過課程、訂閱文章與服務等,用他們的知識持續變現。
如果不能直接解決金錢問題或創造收入,可以想想看學習後是否可能「間接」幫助到。如果能找到知識內容與金錢之間的關聯,就能讓原本只是能賣變得比較好賣,例如「讓文字成為你的鈔能力」就暗示了與提升收入有關。
這也是許多身心靈課程,會聚焦在解決金錢議題或者財富順流的原因,像是黃筱懿的「探索『金錢』焦慮.超越恐懼」內在喜悅工作坊。
就連舉辦讀書會,也可以像注意力設計師曾培祐,聚焦在透過閱讀來提升獲利能力,將其定調為「閱讀『獲利』讀書會」。
而整理師林小印也不只教你收納,還教你透過整理抓出金錢漏洞,開設了「整理『鍊金』術」線上課程。
關係,讓生命變得更美
讓關係變得更好,是個具有市場性的主題,因為永遠都有數不盡的需求。
像是心起點的課程、服務、諮詢或產品,都是為了「陪你找到自己,擁有幸福關係」,創辦人史庭瑋在心理與身心靈領域深耕多年,持續獲得客戶與學員的好評。
而路隊長的Podcast節目《好女人的情場攻略》成為收聽排行榜上的常勝軍,透過這個節目,也舉辦各類關係主題的活動與課程,創造了豐厚的成果。
不過,最好賣的並不只是單純解決關係問題,而是提升「性吸引力」,因為這是人類本能反應,為了繁衍生命、為了種族延續的本能反應。
行為心理學博士蘇珊.威辛克(Susan M. Weinschenk)指出:「性除了能吸引我們的注意,我們也會在無意之間,因為些許的性暗示而作出決定。比方說,我們會購買某個牌子的產品或服務,就是因為產品或服務的廣告內容中,傳達了『使用本產品/服務就能享受更多性愛,或是對異性更有吸引力』的訊息。」
以女性客群而言,像林品希的「高價值女神班」,除了強調讓女人活出高價值,也著重提升女人的性吸引力。對男性客群來說,像知名YouTuber詹大衛(David Zhan)持續營造「跟著狼群wild起來」的氛圍,呼籲男人找回野性特質,強化對女性的性吸引力。
第三個選擇?
除了金錢與關係這兩個元素之外,還有沒有其他的選擇,答案是有的:
健康。
現在大家對於養生保健越來越重視,市面上也推出許多中醫養生課程、運動保健課程。但並不是每個課程都跟健康有關呀,沒錯,即使課程內容不能直接與健康連結,在文案中也能暗示間接對健康有幫助,例如減少工作壓力,讓你睡得更好。
課程類型主要分成知識、技術與心態三種。
「知識」是洞察問題的見識或者了解本質的歸納,例如《文字力學院》的「字遊主義讀書會」、「影響力的底層邏輯」。
「技術」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或者特定技能的培育,例如史庭瑋的「專業OH卡諮詢師培訓課程」、《文字力學院》的「第一次看到就買單的文字秘訣」。
「心態」是面對問題的反應或者校正行為的準則,例如王一郎的「服務人文體驗營」、黃同慶等人創辦的「B.E.幫助教育計畫」也有大量的心態建立。
以上三種類型課程,技術類型是最好賣的,知識類型排第二,心態類型則是最難賣的。
雖然技術類型的課程最好賣,但有些知識類型課程只是分享某個知識或者最新趨勢,而沒有任何技術指導,卻能一次讓數百、數千甚至數萬人付費參與,感覺比技術類型的課程更好賣,這是為什麼?
很簡單,當這個知識或趨勢能讓你看見未來的金礦,自然就和「金錢」元素連結在一起,技術什麼的都不重要了,當然好賣。像是「〇〇趨勢論壇」就是屬於這種類型。
至於心態類型的課程,就算已經聚焦在解決特定問題,但是除非剛好遇到人生低谷,而且自己也想改變,否則很少人會覺得自己的認知、態度、行為必須被校正(即便在客觀上有其必要),因此除了企業內訓以外,公開班市場很少有心態類型的課程。
完美結合各類型元素,做出容易賺錢的課程
聰明的你可能發現,如果把課程內容結合知識、技術、心態不就完美了嗎?答對了,也就是不論是哪一種類型的課程,都要包含另外兩個元素,學員參與的感受度才會好,口碑才會長久。
沒有人看線上課程想聽一堆「理論」、一堆「教誨」,大家最重視的是解決問題的「方法」,如果弄錯了方向就不好賣,口碑也不會好。
例如《文字力學院》的「終身學習方案」,在學習內容上就包含了知識、技術與心態等元素,讓學員在各個層面都有所成長。
最後,總結一下。
「能賣」的知識型產品只要「價值大於價格」就可以;「好賣」的知識型產品則要「解決特定問題」;讓好賣變很好賣的兩大元素是「金錢」和「關係(性吸引力)」;以課程類型排序好賣程度,「技術」最好賣、「知識」排第二、「心態」最難賣。如果能將三者結合,就能做出容易賺錢的課程。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驗、知識與技術,如果你想讓你的知識型產品好賣,你必須了解「價值提取」的方法。讓你在為受眾決特定問題的同時,也確保是高價值的產出。
你想知道怎麼做嗎?
(本文摘錄、改寫自《知識變現爆款文案》這本書第5課「能賣與好賣不只一線之隔」的內容)
★延伸學習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