訂閱電子報
& 每週一篇「文字力週報」&Elton不定時聊聊
有些人對銷售非常敏感,一聞到推銷味,就退出頁面。
他們不是不需要你的產品、課程或服務,而是「高警覺心受眾」,防備心超強。
那我們該怎麼寫廣告文案,才能讓他們卸下心防,不知不覺點進來、看下去、買起來?
這篇教學文章,我們就來聊聊如何寫出「去銷售感」文案,讓怕被推銷的他,也願意給你一次機會。
如果你的受眾一看到「報名」、「折扣」,就立刻關閉網頁,那這篇文章正是為你而寫。
與其硬推,不如換個角度撰寫文案──用理解、用故事、用共識,一步步建立信任,你才有可能贏得一次深入對話的機會。
教你如何針對「高警覺心受眾」設計低銷售壓力的行銷文案,透過 WIN 模型(Warmth/Involve/Narrow)三大策略,強化信任、提升點擊與轉換率。
所謂『高警覺心受眾』,指的是那些對銷售訊號高度敏感,可能缺乏信任基礎或曾有負面購買經驗的潛在客群。他們常見於知識付費、醫療保健、顧問諮詢等領域。
這類受眾通常有以下幾種特徵:
如果你遇過明明對方很有興趣,卻說「我再看看」,或私訊聊得熱絡,結果既不下單也不回覆,那你大概就是碰上這種人了。
他們難搞點在於,別以為只要賣得便宜一點,就能讓他們回心轉意。高警心受眾心不是對價格敏感的族群。貴,不是他們不買的理由。
我為什麼這麼理解?因為我本身就是個高警覺心受眾,面對廣告資訊,絕不輕易信任,一旦信任,就會變品牌大使。
就像我自己在挑選空氣清淨機時,我不是看到廣告就被洗腦下單,而是先研究了各個廠商的產品介紹,參考了很多網路資料,最後我選擇環保、不換耗材的 POIEMA 空氣淨化器,不但家裡買了三台,送人一台,還寫了推薦心得分享到個人臉書。
🔗 延伸閱讀:受眾分析|寫好文案的第一步,就是搞懂你的目標受眾 TA 是誰
面對高警覺心受眾時,要降低廣告文案中銷售味,以免激他的起防備心。
根據心理學家 Jack W. Brehm 在 1966 年提出的「反抗理論」認為:「當對象感覺別人在強迫他們做某件事時,就會產生反抗,並試圖退出對話。」
而文案專家 Daniel Doan在《5 Common Copywriting Fails…》也提到「常見錯誤是採取過強或過度促銷的態度,會讓讀者不信任你的訊息」
面對年輕族群時,更應該減少銷售感:別那麼控制!
心理學家 Claude H. Miller 在 2015 年研究指出:「使用明確命令與控制語言往往會疏遠年輕受眾,導致訊息被拒絕、反彈效果及對傳播者的貶低……反抗理論建議應採用隱含、支持自主的語氣以降低抵抗。」
所以,賣不好,可能不是文案寫得差,說不定,反而是文案寫太好。
🔗 延伸閱讀:文案技巧|不是寫得差,而是寫太滿:用留白召喚客戶想像(結合心理學和文學理論)
如果你有許多高警覺心、高資產、高知識水平的受眾,《文字影響力》將能幫助你用更不著痕跡的方式,透過涉及潛意識溝通的文字技術,影響對方的心理與行為。
這段分享 WIN 模型(Warmth/Involve/Narrow),三個策略/三個步驟,化解高警覺心受眾的心理防衛。
核心概念:別急著推銷,先認同對方的疑慮,再引導他自己找出答案。
範例句型:
「如果你也覺得行銷話術滿天飛,那我們可能有一點共識了。」
「你不需要立刻相信我們,我們只是邀請你用另一種角度看看。」
「老實說,這個方案不適合每一個人,我們先談談,它適合誰,好嗎?」
應用場景:高價課程、高價陪跑、品牌顧問
這類文案用語設計可以幫助你降低對方戒心,讓話題順利展開。
🔗 延伸閱讀:受眾分析|像關心朋友一樣,了解顧客想要的、渴望的、討厭的是什麼?
核心概念:情緒先行,讓他進入你的敘事空間,而不是產品介紹頁。
範例句型:
「他曾經是個絕不相信身心靈的傢伙,直到有一天…」
「我曾經跟你一樣,對『被推銷』這件事非常排斥」
「他不是一開始就相信我們,但那天的經歷讓他開始改變想法。」
應用場景:健康/健身服務、財務規劃、心理諮詢、高價訓練營
這種情緒鋪陳方式,不僅更生活化,也有助於讓對方進入你的觀點空間。
🔗 延伸閱讀:故事行銷|說好你的初心故事,就能打開信任大門
核心概念:不催促,反而用「不適合有某些想法人」的說法,過濾出真正合適的受眾。
範例句型:
「如果你希望快速賺錢、馬上有效,這堂課你可能會失望。」
「我不建議你現在就報名,先聽完這三個問題再決定。」
「如果你在尋找的是立即見效的解決方案,那我們的做法可能太慢了。」
應用場景:高單價課程、商業顧問、職涯教練、品牌轉型
這種策略讓你不再「強推產品」,而是以挑選立場吸引認同感強的潛在顧客,建立反而更強的信任感。
先來看幾個常見,不能說錯誤,但對高警覺心受眾不奏效的文案句型:
這類聳動的廣告文案,對普通受眾或低知識水準的人可能很有效,但對高警覺型受眾來說,只會加快他們關掉畫面、離開對話的速度。
這張表格是 WIN 模型技巧對照,讓你快速掌握技巧、策略、範例與場景。
英文代號 | 策略名稱 | 核心策略說明 | 代表語句範例 | 適用場景 |
---|---|---|---|---|
W = Warmth | 共識語言 | 認同對方觀點,建立信任起點 | 「這個方案不一定適合每個人…我們先談談它適合誰」 | 顧問服務、自媒體、高價陪跑 |
I = Involve | 故事開場 | 情緒參與、降低距離感 | 「我曾經也不相信這種課,但後來…」 | 健身、財務、醫療、講座推廣 |
N = Narrow | 逆向訴求 | 過濾不適合對象,吸引認同感高的人群 | 「如果你期待快速致富,這堂課可能不適合你」 | 高單價產品、專業顧問、品牌重塑 |
這張表格是 WIN 模型文案技巧適用對象參考:
類型 | 常見痛點 | 應用場景 |
---|---|---|
自媒體經營者 | 貼文互動低、無私訊 | 帶出「非推銷型」引導帖、私訊引流文 |
自由講師/顧問 | 客戶觀望、怕被洗單 | 諮詢前介紹文、見證故事文 |
健康/醫療/教練 | 客戶不信任、不敢買單 | 值得信賴的敘事文、反向銷售文 |
線上課程推廣者 | 開課反應冷、不想被當廣告 | 不推不催的暖身文案、FAQ教學文 |
Q:這些技巧會不會太軟?真的能轉換嗎?
軟,不代表沒力,而是降低防禦。當對方願意留下來聽你說話,才有機會走到下一步。
Q:怎麼知道受眾是否是「高警覺型」?
如果你的文案互動低、有私訊卻無轉換、廣告費越投越冷,這就是警訊。
Q:這技巧適合廣告文案還是部落格內容?
兩者皆適用,只要場景中存在「不信任、不確定」的心理,就可以運用。
這篇分享了「共識語言、故事開場、逆向訴求」三種去銷售感的WIN文案技巧,讓你成為文案銷售的贏家。
高警覺心受眾不是不會買,而是不相信。
你要做的,不是催他下單,而是成為他願意聽你說話的人。
用邀請取代指引,用對話取代銷售,用陪伴取代催促,慢一點,但走得更深、更遠。
推薦給正在想提升轉換率的你,試試這些「去銷售感」的文案策略,讓對話自然開始,信任慢慢建立。
如果你想讓客戶自己說服自己,用自己的想像洗腦自己,你需要了解涉及潛意識溝通的文字技術→《文字影響力》
如果你想從「寫出文案」到「文字變現」到「打造長期優勢的文字布局」,從靈感、行銷、文案、寫作到成交,全面升級所你需要的文字力,同時享受文字力學院的終身會員資格禮遇。 歡迎加入→《終身學習方案》
如果你想將自己的知識、經驗、技術變成課程,但不知道怎麼做,請閱讀《知識變現爆款文案》這本書。
如果你是文案新手,可參考《鈔級文字》這本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