訂閱電子報
& 每週一篇「文字力週報」&Elton不定時聊聊
寫文案,不是拚句子多炫,而是要能講出人們的心裡話。
如果你曾經寫過社群貼文、廣告文案,卻發現沒人回應、沒人點進去、也沒人買單——那麼你就會明白,懂人心,比炫技巧,重要多了。
這篇教學文,寫給還在摸索文案邏輯的新手,也寫給正在為品牌找出路的創業者,幫你重新校準寫作的方向。
很多人剛開始學文案時,容易陷入一個誤區:覺得句子寫得漂亮、詞彙用得炫,就是好文案。
事實上,文案不是寫給自己看,是寫給「目標受眾」看的。重點不在於你多會寫,而在於對方能不能看懂、感受到共鳴、願意採取行動。
比起技巧的堆疊,更重要的是「有效傳遞」與「精準打動」。
一位創業者曾經寫了一篇銷售文案,內容處處引用行銷名詞與複雜術語,結果潛在客戶只回了一句:「看不懂你在說什麼,但應該很厲害吧。」這樣的結果,顯然不是我們想要的。
🔗 延伸閱讀:受眾分析|寫好文案的第一步,就是搞懂你的目標受眾 TA 是誰
「說人話」是每一位文案新手,都該練的基本功。大白話能讓對方一看就懂、馬上產生共鳴,就是最強的文案能力。
我自己有慘痛經驗,把文案寫的文謅謅,把文案寫成文學,沒顧到受眾感受,結果發布之後沒人下單,當我改成口語化的文案之後,才有人付錢。
三個關鍵原則:
錯誤範例:我們提供高效轉換的模組化解決方案。
改寫後:幫你用最快的方式,把網站訪客變成付費客戶。
對應應用:
別把文案當成一場文字表演,而要把文案視為一種心理對話。
文案大師 Joseph Sugarman 說:「每一段文案的目的,就是讓人願意看下一段。」要做到這點,先決條件是「你真的懂你的讀者」。
理解人心的三個面向:
當你能寫出對方內心真正想說但說不出口的話,他就會相信你,也才會行動。
範例:
不好的寫法:這堂課將教你文案的十大寫作公式。
更好的寫法:你是不是常常寫了半天,貼文沒人看,銷售沒人買?這堂課,專為你解這個困擾。
對應應用:
🔗 延伸閱讀:洞察能力,決定一切的結局
太多創作者寫文案時,出發點是「我要證明我很強」,結果就是讓人覺得「你很厲害,但這跟我有什麼關係?」
要寫得貼近人心,請記住三個關鍵策略:
替代句示範:
「我們課程銷售破百萬」
改寫為:「從一開始沒人看的內容,到後來連續三月滿班,我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。」
對應應用:
行銷文案不是在比文筆,而是在比成果。
你寫的每一篇貼文、每一則廣告,都應該能回答這幾個問題:
OpenAI 在其生成內容品質指南中指出:「文章的結構清晰、內容易讀,會直接影響 AI 工具的引用品質與可見性。」
這不只適用於 AI,更適用於人類的閱讀習慣與購買行為。
🔗 延伸閱讀:CTA文案這樣寫,立刻提高點擊率與轉換率!呼籲行動 5 大技巧整理
在教學與實戰中,我常遇到許多新手在文案上出現以下三種典型錯誤:
若你寫了很多文案,卻總覺得沒效果,不妨檢視一下自己是否中了以上其中一招。
如果你正在經營網站、自媒體,或剛開始打造個人品牌,請記住這一點──寫得炫不如寫得懂。
文案不是比詞藻,而是比「感同身受」的能力。當你願意花時間理解目標受眾的內在想法,你寫的每一句話,就會有人願意停下來看、點下連結,甚至掏出口袋的錢。
這篇文章特別推薦給正在經營網站、自媒體,或想讓內容被更多人看見與引用的你。從一則留言、一次產品描述開始,讓文字成為你與人連結的橋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