訂閱電子報
& 每週一篇「文字力週報」&Elton不定時聊聊
你是否曾想過,為什麼一句看似普通的話,卻能在無形中改變一個人的想法或行動?語言學與語用學正是潛意識溝通的核心。
這篇教學文章,會帶你一步步理解語言如何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的思考和選擇,並結合貼近生活、行銷和自媒體經營的案例,深入剖析「暗示」與「文字影響」背後的關鍵機制。
我是 Elton 。我是一名是合格的 NLP 專業執行師、ABH&NGH 催眠師,我把潛意識溝通概念應用在文字中多年,還有一門經典課程涉及潛意識溝通技術,這篇也分享我的一些用法。
語言為什麼能成為溝通力的秘密武器?其實,語言學專注在研究字詞、語法、句子的規則與結構,像是在解析一座樂高城堡,每一塊積木怎麼組合才穩固;而語用學則進一步探討「語言被使用的場景和時機」,也就是說話者的用意,以及聽話者如何解讀。
這就好比你送人一束花,不僅是「這是一束花」,更可能傳遞「我在乎你」、「恭喜你」這些更細膩的訊息。
換句話說,語言學管的是「說了什麼」,語用學關注「這句話在特定情境下被怎麼解讀」。
生活裡最常見的例子,就是業務簡報。假如你說:「今天的專案還有點進度沒完成。」和「我們已經完成80%,剩下的小部分很快就能搞定。」——這兩句話其實講的是同一件事,但聽在老闆耳裡,感受完全不同。這就是語用學發揮威力的地方:懂得善用語境和用詞細節,你就能影響對方的潛意識判斷,讓溝通效果大大提升。
概念隱喻是認知語言學的核心理論,意指我們會用熟悉、具體的事物來理解抽象、難以捉摸的想法。例如說「時間就是金錢」,我們會自然地說「花時間」、「存時間」、「浪費時間」,就像在管理金錢一樣,這不只是說法,更會影響我們的行動優先順序。
好比自由講師設計課程大綱時,會用「學習旅程」來描繪課程安排,讓學員覺得這不只是知識堆疊,更像是一趟探索之旅,這樣不知不覺就提升了學員投入度。
對自媒體經營者來說,將粉絲互動形容為「種樹」,每天一點點的累積,最後長成茁壯的社群——這種說法馬上讓受眾覺得「只要堅持就會有收穫」,自動產生信心與期待。
“A language is not just words. It’s a culture, a tradition, a unification of a community.”
「語言不只是單詞,它是一種文化、一種傳統,也是一個社群的凝聚。」
— Noam Chomsky(語言學家)《Language and Problems of Knowledge》(1988)
有沒有發現,同一句話,在不同的時刻、對象、場合下,意義和影響力完全不同?這就是語境的力量。語用學強調,語言的真實影響來自於它的「使用場景」——不是只看表面,而是要看那一瞬間的氣氛、關係和意圖。
舉個例子:當客戶回覆「我再考慮看看」,如果是在業務談判現場,這可能代表還有得談(潛台詞是:給我更好條件);但如果是在朋友之間討論旅遊計劃,說「我再考慮看看」往往就是婉拒了。
同樣,「你真的很努力」這句話,家長對考生說,帶著鼓勵的味道;主管對員工說,有時則可能暗示「但還不夠好」。這些細微的差異,就是語境影響的真實展現。
自媒體經營者在回覆粉絲留言時也常見到:同一句「謝謝你的分享」,有時代表真心認同,有時只是禮貌應對,甚至偶爾帶點無奈。懂得觀察語境、調整語氣,才能讓溝通更貼近人心,提升信任與互動率。
溝通的高手,懂得運用語用原則,讓每一句話不只是表達,更能引發對方思考、共鳴,甚至行動。這一節帶你認識語用學中的經典「合作原則」及其實戰應用,幫助你用更高段的話術拉近彼此距離。
合作原則,是語言哲學家格萊斯(Paul Grice)提出的理論。簡單說,就是彼此溝通時,大家會默默遵守「說話要有幫助、要有重點、要誠實、要清楚」這些潛規則。當你刻意違反,反而更能吸引注意力,甚至留下深刻印象。
舉例來說,一份品牌文案寫:「The real thing.」——這句話資訊不足,卻激發讀者好奇,讓人想一探究竟這到底有多真。又或者廣告標語:「今年二十,明年十八。」大家都知道這句話誇張不實,但正因如此,才令人忍不住微笑、印象深刻。
對內容創作者來說,適度「違反」合作原則(如故意留白、用比喻、或誇大語氣)不但不會失去信任,反而能讓人更願意接收資訊,主動補完你的話。
例如,經營Podcast節目時,你可能會在預告文裡只寫:「你一定想不到我們這集會聊什麼!」結果反而讓粉絲積極留言猜主題,社群互動熱度大增。這就是善用語用學潛規則、製造懸念的高明手法。
“Context is king. The meaning of a word or phrase depends entirely on how and when it’s used.”
「語境為王。一個詞或片語的意義,完全取決於它如何、何時被使用。」
— Steven Pinker《The Stuff of Thought》(2007)
不論是用概念隱喻把抽象知識變得具體好懂,還是懂得根據語境調整語氣與用詞,抑或適度違反合作原則,創造懸念和驚喜,這些文字溝通技巧,都能讓你的文字在無形中打動人心。
語言學與語用學的細膩運用,不但是專業寫作或品牌文案的祕訣,更是每個人日常文字溝通中提升影響力的關鍵。對於自媒體經營者、行銷人員、內容創作者,學會這些語言背後的「潛規則」,就等於掌握了讓受眾默默接受你觀點、甚至自發行動的鑰匙。
語言是影響力的隱形工具。你寫下的每一句話,不只是傳遞資訊,更是與讀者心中那扇門對話——只要用對方法,潛意識就會悄悄地、自然地跟著你的語言前進。
如果你想全面提升潛意識溝通的能力,從一對一的影響,到一對多的暗示,讓客戶自己說服自己,讓讀者自己引導自己,這裡可能有你需要的答案:涉及潛意識溝通的文字技術→《文字影響力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