訂閱電子報

獲得《啟動零成本!四步驟用文字力打造獲利引擎》電子書
& 每週一篇「文字力週報」&Elton不定時聊聊
獲得《啟動零成本!四步驟用文字力打造獲力引擎》電子書 & 每週一篇「文字力週報」&Elton不定時聊聊
文字力學院|法律顧問
腦科學研究

潛意識溝通的科學研究:從腦科學與神經心理學視角了解共鳴的運作原理

文字的共鳴,有科學基礎。

這篇教學文章要帶你揭開神經心理學與腦科學的祕密,深入探索那些能讓內容直擊感官、悄悄影響心智的寫作技巧,讓你的每一句話,都有打動人心的魔力。

我是 Elton 。我是一名是合格的 NLP 專業執行師、ABH&NGH 催眠師,我把潛意識溝通概念應用在文字中多年,還有一門經典課程涉及潛意識溝通技術,這篇也分享我的一些想法。

從感覺到改變:腦科學如何解釋潛意識的力量?

我們的大腦如何透過感官與情緒經驗影響行為?本段說明神經機制如何支持潛意識溝通,讓我們理解「共鳴」與「體感」背後的運作原理。

腦科學與神經心理學:潛意識溝通的科學研究

腦科學是研究大腦與神經系統如何影響我們思考、感受與行動的科學。

神經心理學則關注大腦結構與心理行為的關聯,特別是「大腦如何影響人的判斷與情緒反應」。

什麼是「感同身受」的神經機制?

為什麼當我們讀到生動的描寫時,會有如同親身經歷的感覺?本節說明鏡像神經元如何讓人產生同理心與代入感,並且引發行動的欲望。

鏡像神經元(Mirror Neurons)是一種當我們觀察他人動作或情緒時,大腦中會自動產生類似反應的神經系統。例如,看到有人皺眉或拿起熱水杯,我們的大腦會模擬那個行為,好像自己也經歷一次。

這就是為什麼生動描寫的文字,如「腳踩在剛割完的青草上,傳來微濕的觸感」,會讓人腦內自動重播過往類似經驗,不只是理解,而是直接感受。

好比電影裡看到主角跳海時,我們也會屏住呼吸,這樣的臨場感,讓潛意識共鳴。

體感標記:決策為什麼靠感覺?

我們真的是用理性在做決定嗎?本節說明 Antonio Damasio 提出的體感標記假說,揭示記憶中的情緒與感受如何影響選擇。

體感標記(Somatic Marker Hypothesis)指出:過去的經驗會伴隨某種情緒與身體感覺,這些感覺就像標籤,貼在腦中對應的記憶上。下次遇到相似情境,大腦會先叫出這個標記,引發好或不好的感覺,再根據這感覺做出選擇。

例如,一位講師過去曾因直播時說錯話被留言攻擊,之後每次開鏡頭時,就會莫名緊張——這不是理性分析能克服,因為很可能是體感標記作祟。

同樣地,文案中若能創造「希望、溫暖、安全感」的體驗,就更容易被記住、被接受。

感官語言的寫作應用技巧

要怎麼把腦科學原理轉化成寫作工具?本節說明具體寫作技巧,讓你能在文章中觸發讀者的體感記憶與情緒共鳴。

  • 善用五感細節(如嗅覺、觸覺、視覺畫面)寫作。例如:「打開門,一股樟木香立刻撲鼻而來,就像阿嬤的衣櫥味道。」
  • 用動態動詞和具體描述,激發「腦內劇場」。比「走進教室」更強的版本是「推開門,教室的冷氣迎面灌來,牆上白板還留著上堂課的粉筆灰」。
  • 使用第一人稱與第二人稱(我、你),促進自我投射。像是:「你也曾有過這種經驗嗎?伸手想抓住機會,卻發現自己還沒準備好。」
  • 情緒比資訊更有記憶性。與其解釋「這樣做會提升轉換率」,不如說:「這一封信,是讓客戶覺得『你真的懂我』的開始。」

如何讓內容黏著度更高?這些技巧結合腦科學機制,是潛意識溝通的有效證明,能讓文字更有畫面、更有情緒、更有行動的推力。

“People have ‘mirror neurons,’ which make them feel what someone else is experiencing.”
「人類有『鏡像神經元』,會讓我們感受到別人的經驗。」— Cara Buckley(《紐約時報》)

腦科學在現代行銷與內容產業的發展趨勢

為什麼越來越多行銷人與內容創作者開始研究腦科學?本段說明大腦研究如何驅動內容產業創新,並揭示未來趨勢。

隨著神經科學與腦成像技術的進步,「神經行銷(Neuromarketing)」成為全球內容產業的新趨勢。品牌不再只依靠經驗或直覺,而是運用腦波儀、眼動儀與生理感測,精確觀察受眾對於不同文案、圖片、影片的潛意識反應。這類科學數據揭示了:感官細節、敘事結構、情緒引導等技巧,的確能大幅提升內容黏著度、記憶點與行動率。

舉例來說,許多國際品牌會在廣告測試階段,結合腦波數據與眼動熱區圖,找出「什麼語句、什麼畫面最容易觸發大腦的愉悅、信任或行動區域」,進一步優化標題、文案與 CTA 按鈕位置。內容產業則將「故事體驗」、「情緒溝通」和「互動設計」結合腦科學原理,用以打造更具情感共鳴與沉浸感的產品,例如互動式影片、體感遊戲、沉浸式行銷劇本等。

未來,AI與腦科學結合的內容自動優化、個人化內容推薦、甚至腦波驅動互動,都將成為內容行銷的新常態。懂得腦科學的內容人,將更能預測、引導和放大潛意識影響力,讓每一句話、每一則故事都直擊人心。

“Buying decisions can be driven by unconscious choices… the basis of neuromarketing.”
「購買決策可能由潛意識選擇驅動…這是神經行銷的基礎。」— Harvard DCE Professional blog

總結:讓大腦幫你說話,才是真正的潛意識溝通

這篇文章說明了腦科學如何解釋潛意識文字溝通的效果,從鏡像神經元的共鳴能力,到體感標記的情緒記憶,我們知道:真正有影響力的文字,不只是讓人理解,而是讓人「感覺到」。

當你善用感官語言、情緒記憶與敘事結構,寫出有臨場感的內容,你就等於打開了讀者的大腦開關,讓訊息不只是看進去,而是活在他們心裡。


如果你想全面提升潛意識溝通的能力,從一對一的影響,到一對多的暗示,讓客戶自己說服自己,讓讀者自己引導自己,這裡可能有你需要的答案:涉及潛意識溝通的文字技術→《文字影響力》 

Elton
Elton

我是Elton,我做過業務、曾任行銷,現在從事培訓。我是一名文字力教練,創辦了《文字力學院》,期待透過各式分享,讓每個人用文字改寫自己的人生。我以文字力為主題,開設系列課程,並受邀講課。另有一對一教練培訓與線上顧問諮詢。2021年出版《鈔級文字》,本書榮登2021年博客來商業類前兩百大暢銷書。2024年出版《知識變現爆款文案》,上市首週榮登博客來新書暢銷七日榜第六名!